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全面提升保障能力 夯实学校发展基石

来源: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发布时间:2024-03-28浏览次数:11

学校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实干为先,创新为要,着力构建高质量、高效率、高品质实验室建设与资产管理服务保障体系,助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完善制度体系,推进实验室与资产工作现代化治理

不断优化和完善规章制度体系,5年间制定实施51个文件制度,涉及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三大方面,为学校落实依法治校,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治理水平和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基础保障。

成立学校实验室安全督导组,制定《实验室安全检查督导工作条例》《实验室安全检查督导实施细则》;出台《实验室分类分级管理办法》《实验室安全环保督查考核奖惩细则》,对实验室分类分级并制定考核细则;出台《科研与教学实验用耗材管理办法》《教学实验室建设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规范耗材购置以及建设经费的使用;修订了《国有资产处置实施细则》《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办法》,规范国有资产处置,梳理大仪管理职能,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首次出台《无形资产管理办法》,填补了学校无形资产管理的空白。


层层压实责任,为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保驾护航

每年与二级单位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书》、《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书》,层层压实安全管理责任,开展“6+1”学院实验室安全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施行HSE管理体系,2020年起在各二级单位设置HSE总监岗,重点单位设HSE主管岗。在2020年大化类学院岗聘中,试点设置8个专职实验安全员岗位。成立实验室安全督导组,建立“12”分扣分制度,把安全工作与各部门、各单位的绩效、业绩考评、利益分配相挂钩,与责任人的考核评优、晋升晋级相挂钩,强化“一票否决”。2020年开始,实验室安全督导组每月开展督导巡查,并对隐患问题进行跟踪复查,落实闭环管理。启用智能化实验安全教育平台,组织35601人参加实验室安全准入考,有效提升了师生安全意识。每年继续开展学校实验室安全文化月系列活动。规范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启用学校化学品与材料采购平台,实验室综合管理平台,以及督查小程序,实现化学品从购置审核、中转分发、使用过程监管、废弃物处置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控。五年来,试剂平台上审核普通订单197173个、自购订单15440个,处置废弃物1307.9吨,实验废弃物无积压堆积现象。


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提升平台规范化建设水平

以国家级平台建设为核心,以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阶段性总结工作为引领,以实验室建设项目为抓手,探索建立平台项目建设绩效评估体系,持续推进实验教学平台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探索建立“智能+教育”智慧型实验室,队伍培养体系化,提升实验课程质量,实验技术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

实验平台建设实现梯队化。2023年,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顺利通过教育部阶段性总结,其中化学化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评考核优秀。2022年新增“十四五”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项。建立实验室建设项目库体系,入库53项,安排5199.84余万元用于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

实验硬件建设实现精准化。圆满完成莫干山校区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和搬迁任务,涉及教学实验室约14000m2,科研实验室约60000m2,配套公共设施约2000m2,3000余台件大型精密成套仪器完成搬迁。完成屏峰校区至朝晖校区基础教学实验室的迁建工作。投入800余万元建设“新文科”综合实验室。2023年12月完成莫干山校区化学试剂仓库工程建设,进一步推动危险化学品及管控类药品的规范管理。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建设取得新突破。新增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4门,认定课程数位居浙江省属高校第一。截止2023年底,国家级一流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6门,较2018年底增长200%。新增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25项,截止2023年底,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计45项,较2018年底增长125%。新开设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培育项目18项。

实验队伍建设实现多元化。开展实验技能评议3届,17人次,省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分会课题申报8项,获优秀课题成果奖2项。获评省级先进集体3个、先进个人9人。组织参加第三届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实验技能专项赛省赛,我校获优秀组织奖,其中实验教学比赛、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比赛,分别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奖数在参赛高校中排名第一。

牵头完成学校公共平台建设。2022年8月,莫干山校区实验动物中心完成建设并取得《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正式开放运行。2023年11月,分析测试中心(电镜中心)双球差校正透射电镜、环境球差校正透射电镜两套大型设备及周围设施完成验收,并纳入仪器共享平台开放共享。


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资产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不断提高资产管理行为规范和管理效能,对资产管理平台进行了迭代升级,实现一集成(资产系统集成,包括身份认证、共享数据、门户展现集成)、二模块(手机移动端模块、闲置公示待报废模块)、三对接(对接智慧采购平台、人事系统)等功能。推动大仪信息化管理,对纳入省大仪平台上的大仪,物联网传感器能装尽装,定期对仪器设备使用状况进行分析,提升大仪的利用率和管理水平。新大仪共享平台于2021年1月运行,实现了校内、外用户全覆盖检测服务,效果显著,开放收入实现翻翻。实现了与省大仪平台、校财务系统、信息中心驾驶仓无缝对接,解决了以往检测费难收、欠费等问题。2023年对大仪共享平台进行了新升级,完善开放共享服务流程,实现统一身份认证,优化用户体验。

我校大仪纳入校级大仪共享平台有2000余台(套),纳入省大仪共享平台近700台(套),共享的大仪数量仅次于浙大。新大仪共享平台推广以来,开放收入实现翻翻。2022年起,对二级单位及机组(单台套仪器)开放共享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对获奖单位及机组进行了奖励,有效激发二级单位和机组人员的共享积极性。学校在2021、2022年度浙江省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均为“优”。


加强“一库五平台”建设,推进数字化建设上新台阶

全力推数字化改革,重点深化以资产数据库为核心的资产分析平台、资产调剂平台、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化学品与材料采购平台、大仪共享服务平台的“一库五平台”的建设,推动“智慧+资产”建设不断完善,赋能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持移动办理,提升用户体验和管理效能。

完成“实验盾”实验室安全智治平台建设并上线,形成了“校一院-实验室”三级贯通、分权分域的管理机制。平台综合统筹了实验室电子档案、安全物联网数据采集与应用、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化学品采购管理、废弃物处置等功能模块,建成一个闭环管控、量化评价、协同运行的实验室业务管理流程,对接浙江省教育厅“高校实验室安全数治平台”。平台获浙江省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创新试点项目支持和2023年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优秀应用案例,取得2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获得第二届实验室建设与安全”建安奖”二等奖。

展望未来,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将着力谋好新篇、开好新局,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为学校实现“双一流”突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室


实验室搬迁

危化品存储柜


浙江省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5年获得优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潮王路18号 | 邮编 310014
版权所有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ICP备06055204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26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