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办公室:以才为源 育新而进 着力打造区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来源:人才工作办公室发布时间:2024-03-24浏览次数:14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学校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建设“区域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研究性大学”战略目标,并将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汇聚一流师资队伍作为重要实现路径。五年来,人才工作办公室根据党代会工作部署,提出通过着力打造区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学校实现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成效明显。新增中国两院院士3人,国家级人才较五年前翻一番,新增省级人才94人,较五年前增长85%,现有国家、省级人才数达到199人。学校2021-2023年连续三年在省属高校党委书记述职人才工作分项评优中排名第一。


坚持党管人才、建强责任机制,夯实固源之本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全面推进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的根本保障;强化人才工作“一把手”工程,是建强人才队伍的有效抓手。一是系统谋划布局。召开学校人才工作会议,制定学校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12条实施意见和52项工作举措,完善人才引育政策,支持人才发展成长,制定人才培育支持计划等4个政策文件。二是配强工作队伍。率先成立省属高校第一家人才工作办公室,并逐步在校内实现院级人才工作办公室或院长助理(人才)岗位全覆盖,聚焦重点人才和专项工作组建人才引育工作专班15个。三是强化责任落实。实施二级单位聘期、年度引育高层次人才目标责任制,建立二级单位年度高层次人才工作考核量化体系,并在二级单位年度评优中实行人才工作考核结果末位“一票否决”制。

学校人才工作会议


拓展国际视野、精准学科靶向,充盈起源之始

聚焦国家战略,紧扣学科发展需求,不断提升全球聚才能力;探索区域人才工作命运共同体建设,推进校地人才共引共享,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一是健全引才网络。瞄准顶尖人才,设立海外人才驿站,构建全球引才网络。连续六年举办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吸引29个国家和地区近4400名优秀青年博士参加;2023年抓住“疫情后”国际人才流动窗口期,赴德法日新等国家组织海外引才活动11场。二是畅通绿色通道。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实行引进人才“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在2022年底疫情最艰难时期,仅用两个月完成了化学工程学科1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从接洽商谈、引进入职到资源配置的引才全流程。三是探索共引共享。首创“双融”机制,破解校地高层次人才融通障碍,以遍布浙江省各地市的地方研究院为载体,积极尝试高层次人才联招联引、共用共享新机制,校地联合申报省“鲲鹏计划”3人,入选1人,入选国家、省级重点人才项目10人。化学工程学院贾毅教授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学习工作15年后于2022年归国入职工大,他所主导的非/低贵金属催化剂宏量制备技术已进入中试验证阶段,实现规模化生产后将改变国内企业氢能转换器件中关键催化剂材料依赖进口贵金属的瓶颈,降低造价成本约50%。

对接洽谈海外高层次人才

法兰克福引才宣讲会

日本引才宣讲会


支撑全面发展、强化成才保障,做大强源之基

进一步深化系统集成,聚焦高层次人才高质量发展,全过程、梯队式赋能人才成长体系,扎实构建实现学校战略发展目标的人才基石。一是建强发展平台。实施“学术大师汇聚工程”“领军人才攀登工程”“拔尖人才储备工程”等人才培育支持工程,构建“博士后-青年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才”的人才发展全周期支持体系;近5年自主培育国家级人才45人。二是健全保障体系。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举措,迭代出台学校高层次人才新政3.0版30条措施,优化人才激励保障、资源配置等机制,构建“全链条、全周期、全过程、个性化”人才发展服务体系。三是统筹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实施“三强三能”型优秀年轻干部培养,设立学术副院长、机关专聘副职等综合锻炼岗位,储备学术型干部91人、领军人才培育对象300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陶新永教授在工大用14年时间从一名青年博士成长为国家级领军人才,其团队围绕新能源材料学科前沿以及相关战略性产业的重要难题开展研究,成果分别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Nature》上发表。

青年学者沙龙活动


做优人才生态、鼓励实干争先,激发活源之力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增强人才的文化认同感、情感归属感和事业成就感,聚焦考核、评价、激励等关键环节,激发人才内生动力,构建优质人才生态环境。一是推进多元评价。综合运用“代表性成果”评议、同行面试评议等方式,科学设定评价指标要素和指标权重,注重考察人才的组织能力、业务水平、发展潜力、团队精神等成长性要素。二是强化激励导向。全面实施高层人才聘期管理,科学建立“1(重大突破性目标)+ X(重要基础性目标)”的目标导向机制,优化“以贡献为依据,以业绩为导向”的薪酬机制,采用“基础+绩效”“学校+学院”的特殊津贴模式,激发人才活力。三是实施贴心服务。推出贯穿人才发展全过程的“五礼五心”人才暖心工程,慰问各类人才千余人次。坚持人才服务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依托省人才服务平台、学校网上办事大厅等,协助人才做好住房落户、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关键小事。机械工程学院姚建华教授扎根工大36年,安心的事业发展环境助力他潜心研究,用激光表面改性技术破解高端制造装备表面易磨损、腐蚀或氧化的难题,将产品的制造成本降到了原进口价的1/7,相关技术应用于百余项重大工程,惠及200多家企业,新增效益超200亿元人民币。

“五礼五心”暖心工程-慰问高层次人才


省委“新春第一会”强调“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怎么重视都不为过”。下一步,人才工作办公室将坚决落实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以“大人才观”广开育才、引才、聚才、识才、用才、护才之路,持续推进学校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扩容提质,立足实际、守正创新、主动作为,努力推进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实现跃迁式发展。

杭州市拱墅区浙工大科技人才创新中心授牌仪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潮王路18号 | 邮编 310014
版权所有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ICP备06055204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26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