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理学院理论物理教师党支部 | 七微七聚七个有力高质量党建护航学科高质量发展

来源:理学院理论物理教师党支部发布时间:2024-04-23浏览次数:10

理学院理论物理教师党支部成立于2017年,是建在物理学学科上的教师党支部。支部现有中共正式党员12人,均为教师党员;其中,具有博士学历的7人,副高及以上职称7人。2022年,支部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党支部聚焦中心工作,在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等方面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支部曾多次获评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支部成员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奖、“三育人”先进个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等省级及以上荣誉奖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及一等奖6项;团队获华东地区高校物理实验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浙江省高校优秀课程思政案例一等奖等荣誉。

一、工作思路

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结合学科特色,依托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和高水平专业力量,在组织师生、宣传师生、凝聚师生和服务师生等各方面工作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支部紧紧围绕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创设“七微七聚”载体,落实“七个有力”要求,以高质量党建为学科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实现党建和事业的双向提升。

二、做法成效

(一)夯实工作基础,聚焦“微学习”“微责任”,提质组织生活

坚持在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丰富组织生活形式、严把组织生活质量三方面下功夫。建立健全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完善支部组织生活“微机制网”。开展“党建+”支部共建活动,创立“研途有你”党支部学术恳谈日活动品牌,把“三会一课”开到教室、实验室、红色基地、企业等现场,辐射对接100余名专业研究生党员。创立“理享学习日”理论学习机制,探索基层党支部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的新思路、新模式。基于“微学习”聚力铸魂理念,支部组织“党课开讲啦,人人做主讲”活动、“百年党史中的先锋人物与先进事迹”理论学习、学习强国积分赛等活动,辐射带动所辖学科团队制定并落实教职工年度政治理论学习计划,推动所辖团队教师完成政治理论学习累计超过1000学时。加强党支部内部、团队内部、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与联结,将学习理论知识和探讨团队科研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党建工作与科研工作更深层次融合。

(二)着眼机制优化,聚焦“微机制”“微问题”,重构党建智治

以样板支部培育创建为契机,支部有序推进学科团队改革、优化团队联系结构,下辖团队由原先的4个变为6个,更加突显教学科研相结合。支部在大学物理教学、凝聚态研究、天体物理研究等领域的引领力更加突出,以“微责任”聚拢担当的效能更加有力。选优配强党务骨干,新一届支委班子严格要求、率先垂范,在党员中形成了“关键时刻冲在前、工作任务抢在前、甘于奉献做在前”的良好氛围。充分用好新媒体管理平台,依托微信、钉钉等建好“网上支部”“网上支委”,通过“把支部建在网上、把党员连在线上”,确保支部日常建设、党员教育管理不断线。全面实现三校区党员远程开展集中学习,创新“线上集中学习、线下分组讨论”的组织生活新形式。通过个人党性体检、共建支部互评、服务对象评价等方式,创新民主评议机制,对照党员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等,认真查摆和解决问题。开展支部“微谈心”活动,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加强党支部委员之间、党支部委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的交流,支部更加了解和掌握党员思想动态,支部组织力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提升。

(三)立足教育本位,聚焦“微榜样”“微阵地”“微作为”,凝聚党建合力

支部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辖的基础物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作为浙江省高校唯一一个物理类的国家级教学团队,牵头的项目《地方工科院校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物理教学新范式》荣获浙江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大学物理》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网上慕课浏览量超过1.5亿人次,成为线上线下混合“金课”。支部牵头组建专班申报的物理学博士点获批;支部党员荣获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浙江省赛区特等奖、华东赛区一等奖等。推动科普走进小学,开展“我们的银河系”报告、“我们的地球”主题演讲等。每年展开8-10次“天文观测”活动,2022年重点观测的“月全食”和千年一遇的“月掩天王星”,受到师生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深度梳理推广“数理答疑室”党建品牌,3个线上答疑群目前已有成员2200余人,全天候不间断开展答疑活动,被评为浙江省教育系统“最美志愿服务组织”。疫情期间,支部党员迅速集结、全员投身学校疫情防控部署中,加入“党员战疫先锋队”,承担核酸检测、安全排查等工作,获校院两级通报表扬20人次。

三、经验启示

(一)党建引领,发挥赋能学院发展的组织优势

以支部组织建设有序推进学科团队改革,重新梳理下辖团队构成、构架传帮带机制,下辖团队增加为6个,支部在大学物理教学、凝聚态研究、天体物理研究等领域的引领力更加突出,同时以本支部辐射到全部教师支部的下辖团队,实现支部组织构架与团队运行更深融合。通过常态化组织生活、品牌化团队研讨等,全力助推博士点建设、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等学院重点工作。

(二)聚焦中心,深挖大学物理团队的育人潜力

充分发挥支部组织优势和人才队伍优势,将“建设大学物理慕课”作为支部创建的核心工作,落实党建领航大学物理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由支部党员牵头通过“党建+视频录制”“党建+线上线下”“党建+互动反馈”“党建+优化机制”等方式全面提升大学物理教学慕课品质,实现“处处能学习、随时能互动、人人是老师”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新形态。

(三)成果凝练,打造具有学科特点的党建品牌

创立的“理享学习日”理论学习机制,通过微型党课、学习强国积分赛、理论主讲等活动创新学习形式,提升理论武装水平。“研途有你”学术恳谈日品牌正成为支部推动基层党建与中心工作共融,深挖铸魂育人潜能、辐射带动师生支部“党建+”联学联建的一次党建引领育人的生动实践。党建品牌“数理答疑室”全面提升育人辐射效能,推动全校数理学风建设取得实效。

 

理论物理教师党支部样板支部培育创建思路


国家级一流课程《大学物理》线上慕课浏览量超过1.5亿人次


支部牵头与省科协共同举办“向太空去・黑洞捕捉科幻季”科普派对活动


支部创新组织生活新业态“学术恳谈日”品牌活动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潮王路18号 | 邮编 310014
版权所有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ICP备06055204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2621号